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专家解读】12月27-30日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有多重?

2017-12-30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

  


导   读

12月27-30日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了2017年最后一次、也是今年秋冬季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过程。大家在朋友圈发“污染地图”的时候,不免要问,这次污染过程有多重?污染成因如何?对此,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胡京南研究员进行了分析解读。




总体情况



(图1 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AQI日报



12月27-30日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了2017年最后一次、也是今年秋冬季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过程。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AQI日报数据来看,27日有6个城市达到重度污染,28日有17个城市达到重度污染,29日则有18个城市达到重度污染、9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(图1)。石家庄市29日PM2.5日均浓度达321微克/立方米,PM2.5小时浓度最高达507微克/立方米(29日16时),均为区域内最高值;北京市29日PM2.5日均浓度为175微克/立方米,30日8时PM2.5小时浓度达到本次过程峰值(216微克/立方米)。


污染分析


(图2  三次重污染过程中“2+26”城市的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)

从气象上看,这次污染过程的特点是区域气象条件静稳、湿度大。类似这种静稳、高湿的气象条件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2015年12月、2016年12月中下旬都曾经历,例如2015年12月19-26日和2016年12月16-22日的两次污染过程,两次过程中北京市都启动了红色预警。在这三次污染过程中,区域内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都高于80%,风速低于2m/s且持续较长时间(图2),长时间的静稳、高湿条件,导致PM2.5污染积累、二次转化和吸湿增长。对比区域平均风速和湿度,本次过程中污染最重的12月29日和2015年12月23日更为接近,和2016年12月21日整体相比风速略大、湿度略小。不同的是,这次污染过程随着30日西北风的到来逐渐消散,持续时间在3-4天左右;而2015年和2016年同期的两次污染过程,都持续了6-7天


(图3 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城市典型污染过程的PM2.5浓度变化


从北京、石家庄、保定、邯郸、济南、郑州等城市的PM2.5浓度数据来看,这次污染过程的严重程度相比2015年、2016年的12月中下旬都大幅降低(图3)。北京市PM2.5小时浓度峰值在本次污染过程中达到216微克/立方米,相比2015年12月19-26日污染过程峰值(588微克/立方米)和2016年12月16-22日污染过程峰值(435微克/立方米),分别降低了63%和50%。石家庄、保定、邯郸、济南、郑州等城市在本次污染过程中的PM2.5浓度峰值,相比2015年、2016年12月中下旬的两次污染过程下降了大约40-60%。


(图4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城市典型污染过程的S/N比值


从北京、石家庄、保定、邯郸、济南、郑州等城市的SO2/NO2浓度(S/N)比值,来分析PM2.5污染的成因。可以看到,本次污染过程中六个城市的S/N高值相比2015年、201612月中下旬的两次污染过程都有下降,特别是北京、保定和石家庄等城市的下降幅度较大,表明这些城市的燃煤污染治理工作效果显著46 32247 46 15092 0 0 3358 0 0:00:09 0:00:04 0:00:05 3357>(图4)。同时在污染加重过程中,这些城市的NO2浓度大幅升高,而S/N比值呈现下降趋势、SO2浓度升高不明显,表明在静稳、高湿条件下,SO2更易发生二次转化;此外,尽管本次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间没有前两次长,但S/N比值同样达到低值,表明在污染过程后期SO2的二次转化率已基本达到峰值。


(图5  北京市北部城区典型站点的PM2.5在线组分观测结果

对北京市北部城区典型站点的PM2.5在线组分观测数据分析,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。在2015年、2016年、2017年12月中下旬的三次污染过程中,硫酸盐、硝酸盐、铵盐等二次无机组分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,表明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对细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贡献(图5)。随着污染的加重,颗粒物含水量显著增加,说明在静稳、高湿的气象条件下,有利于颗粒物的吸湿增长,也进一步促进了SO2、NO2等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。此外,北京市PM2.5中有机碳(OC)组分占比从2015年冬季以来持续下降,也表明了燃煤污染防治、特别是民用散煤治理的成效显著


(图6  2015年、2016年和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NO2柱浓度变化)

此外,尽管与过去两次过程相比,本次污染过程中NO2地面监测浓度有所降低,但从卫星监测数据反演的NO2柱浓度来看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三年12月份的NO2柱浓度没有下降,反而高浓度区面积有所扩大(图6),这可能与高架源氮氧化物排放有关。京津冀区域PM2.5组分网的观测结果表明,硝酸盐在重点城市PM2.5浓度中的占比日益凸显,说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仍然任重道远。在燃煤污染控制成效好的北京等城市,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采暖锅炉、柴油车等NOx排放管控,以抑制NOx二次转化加剧PM2.5污染。


污染小结


回首2017年,由于“散乱污”企业和散煤治理、燃煤锅炉整治等工作的大力推进,强化督查、巡查等执法监管力度的加强,以及采暖季工业错峰生产、重污染应急管控等措施的实施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与燃煤相关的一次颗粒物、 SO2等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,有效减缓了今年秋冬季重污染的发生发展。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和交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,遭遇静稳、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时仍易发生重污染,未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仍需持续推进燃煤污染防治、巩固目前取得的成效,同时应进一步加大采暖锅炉、工业企业和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管控,以更有效地治理二次颗粒物污染。



专家简介




2018,元旦快乐!


近期相关重点文章推荐

【专家解读】2017年最后一役,守住蓝天迎新年

【专家解读】12月23-25日沧州市重污染过程解读

【专家解读】冬至时节,“2+26”城市应对重污染的脚步不停歇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